手機閱讀

首    頁

法師開示

法師介紹

人間百態

幸福人生

精進念佛

戒除邪YIN

最近更新

居士文章

寺廟介紹

熱點專題

消除業障

素食護生

淨空法師

佛教护持

 

 

 

 

 

 

全部資料

佛教知識

佛教問答

佛教新聞

深信因果

戒殺放生

海濤法師

熱門文章

佛教故事

佛教儀軌

佛教活動

積德改命

學佛感應

聖嚴法師

   首頁居士文章

 

傅味琴居士: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30~39)

 (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)

 
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30)

傅味琴 2006.3.17
(於2006.3.7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
 
佛弟子要接釋迦佛的班,
不是接搞錯了的師父的班
提要:
■ 佛弟子要接釋迦佛的班,而不是接搞錯了的師父的班
■ 在有法可學的地方留不住,豈不成了花居士的錢搞旅游
■ 佛教怎能以封建壓抑為教導,以養孤兒為慈悲,佛當年的僧團可沒有搞這些啊
■ 希望佛門不要搞封建式的佛教,也不要出現“家庭暴力”

佛弟子要接釋迦佛的班,
而不是接搞錯了的師父的班

這些僅僅是小事,假如講到法上的事情,那更是亂七八糟。什麼叫末法時期?佛法懂得極少極少,只有法的尾巴上的一點點,而亂七八糟的、不是佛法的東西極多極多,那麼肯定真正的佛法很快要被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吞沒掉了。我講這些話給你們聽,就是告訴你們怎麼樣去挽救佛教,怎麼樣去弘揚正法,怎麼樣樹立佛陀的事業,怎麼樣把正法一代一代傳燈傳下去,自己怎麼修行,怎麼樣出家。

既然是釋迦佛的弟子,每個佛弟子都必須跟釋迦佛學,尤其是出家人。如果不跟釋迦佛學,非常危險啊!不但本人走錯路,你還會把整個佛門引錯路,因為四眾弟子以出家人為榜樣的。出家人一錯,居士也會跟著錯。出家人很少有人懂佛法,居士受出家人不聽佛法、不學佛法的影響,也懶得學了,認為佛教就是這個樣的。師父這個樣必然會影響徒弟,變成年輕一代不是接釋迦佛的班,而是接搞錯了的師父的班,那樣佛教還有希望嗎?

在有法可學的地方留不住,
豈不成了花居士的錢搞旅游

最近有個年輕的出家女眾,看到我們編的雜志,心裡很歡喜,發心來學習。一個居士還專門送她來,第二天居士因為有事就回去了。誰知道居士一走她也要走,給我們的印象好像她不是來學佛法的,而是花了居士的錢來旅游的。我很關心這件事,越是年輕我越是關心,我是特別重視年輕一代,應該說越是年輕越好培養,因為年輕人受外面不好的影響不深,一張白紙容易畫美麗的圖畫。

佛教怎能以封建壓抑為教導,
以養孤兒為慈悲,佛當年的僧團可沒有搞這些啊

據同學們講,她要回去的理由就是在小廟裡師父有規定,不許她跟居士講話的,尤其是男居士。這兒男女青年經常有講話,好像不對嘛。所以不懂佛法的人就以她師父為標准。還有一個原因,中國的佛教經常把外面丟棄的小孩子領回來養大,她師父的小廟裡抱了很多的孤兒在養,所以她覺得她師父那裡才是真正的佛教,因為慈悲啊。而我們這兒沒有抱過一個嬰兒,男生倒也罷了,你們這些女生,至少一人要抱一個吧。(眾笑)

這些情況確實是事實,可我估計這不是她真正要走的理由。凡是要走的都有一個通常的規律,都說我們這樣不好,那樣不對,為自己裝個面子。事實很清楚,她是看了雜志,發歡喜心來學法的。雜志上有照片,你來之前早就看清楚了,我們這兒有男同學有女同學,雜志裡從來也沒有報道過,我們今天又收了兩個孤兒,照片上所有的沙彌尼、比丘尼也沒有抱著一個娃娃。而且她也知道咱們是佛學苑又不是孤兒院。後來別的同學告訴我,原來她一聽紀律課,她就不安心了,嫌我們管得嚴,就找種種借口跑了。

希望佛門不要搞封建式的佛教,
也不要出現“家庭暴力”

中國佛門長期以來出現了這種種奇形怪狀的現象,還自認為這是好的呢。你可以認為這樣好,但你不能離開釋迦佛的教導,也不能以你這個好為標准,來說我們照釋迦佛做的是做錯了。你是一個佛弟子,就得以釋迦佛的教導為准則,釋迦佛教導裡從來也沒有女眾排斥男眾,男眾排斥女眾。全是如來弟子,應該是同學關系呀!我年輕時,對佛門這些情況了解得並不多,自從弘法以來,逐步逐步聽到這種種情況,真使我大吃一驚,原來國內的佛教是這樣的!像她師父這種作法,我馬上就想到報上看到的家庭暴力,男的不許自己老婆跟任何男的講話,一講話,他就打。我看佛門裡的這種作法完全是封建意識,因為中國佛教向來是受儒教影響的。
 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31)

傅味琴 2006.3.17
(於2006.3.7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
 
拋棄釋迦佛的教導,
自搞一套是促使佛法衰落的主要原因
提要:
■ 沒有法的地方搞封建壓抑也常出事,有法的地方男女同學卻從未出事
■ 拋棄釋迦佛的教導,自搞一套,是促使佛法衰落的主要原因
■ 弘揚正法也是希望大家引導更多的人,一起發心來轉變如今佛門的不正之風

沒有法的地方搞封建壓抑也常出事,
有法的地方男女同學卻從未出事

釋迦佛主張要弘揚正法,四眾弟子都要學佛法,來提高自己的覺悟,所謂叫“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嗔癡”。危害我們的是貪嗔癡呀。可是長期以來中國佛門裡逐漸演變成不講法,也不聽法,生怕徒弟碰到了小伙子,動了心跑掉了,就想出種種條條框框來控制。你用強行壓抑、控制、恐嚇的辦法,能管得了嗎?相反的,我們不用壓的方法,每到一個地方,最最開始別人都不放心:這些年輕的男女在一起學習,別出事啊。看看事實我們幾年來從沒出過事,別人也放心了。而別的廟裡控制啊,壓啊,反而經常出事。因為我們有法,他們那邊沒有法呀。他們是用嚇唬你的辦法,一層壓一層,搞新的階級壓迫,壓制你綁住你。

拋棄釋迦佛的教導,自搞一套,是促使佛法衰落的主要原因

聽說從前老和尚叫小和尚下山辦事。老和尚不放心,就怕小和尚下去碰到小姑娘,所以跟他說:凡是女的都是老虎,你千萬不能跟她說話,要遠遠避開,否則老虎要把你吃了。小和尚回來說:“師父,我今天碰到老虎了。”師父說:“你有沒有跟她靠攏啊?”“師父,老虎挺可愛的啦”。(眾笑)有什麼用?佛教不是叫你搞封建,而是要你提高覺悟。所以將來佛教就是消滅在不懂佛法的風氣裡。

而那些敗壞佛門,暗地裡破壞你弘揚佛法的人,他首先就領頭,做不要法的壞榜樣。又怕別人批評他,他也會動腦筋啊,就講了些迷惑人的話:“修行要好好用功,聽法是浪費時間,關鍵是修。”你想想不錯,認為聽兩小時法不如念兩小時佛號。近代佛門裡有個受人崇拜的人,他掛的牌子:我這兒從來不講法,人們卻稱他大法師。簡直大笑話,既然不講法,怎麼能稱法師呢?可見得在佛門裡只要有人稱他“法師”,他就是“法師”了。為什麼大家對這個人非常崇拜,因為他標榜自己是專門修行的。冰封三尺,乃非一日之寒,這麼長的年代以來,佛門就是被這種方式這種手段這種種的歪理形成了不聽法、不講法、放棄釋迦佛的教導,自搞一套,促使佛法逐漸衰落,快要滅掉了。

弘揚正法也是希望大家引導更多的人,
一起發心來轉變如今佛門的不正之風

很多來小住的人,以及更多的看了我們雜志的佛弟子,都一致認為我們這兒是有希望的,看到我們所作的一切,他們的信心大增。今天要跟你們講清楚,這個希望不在我身上,而在你們身上。我當老師的目的是弘揚釋迦佛的正法,如果你們都能接受這個傳統,能夠在釋迦佛的正法裡面法喜充滿,而且能依教奉行,都有這樣的雄心壯志:以後你們每個人也是專心一意弘揚釋迦佛的正法,引導更多的人、更多的力量一起發心轉變如今佛門的不正之氣,才能把佛門現在這種紊亂的情況慢慢扭轉過來。如果你不發心,他不發心,仍然隨隨便便老樣子,佛教仍然沒希望,這是我最最操心的事情。
 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32)

傅味琴 2006.3.17
(於2006.3.7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
 
不發菩提心的阿羅漢是“焦芽敗種”
不斷煩惱的大乘算啥個菩薩
提要:
■ 當初聽從善知識教導,發心很好,回去仍是老一套,佛教還有希望嗎?
■ 佛教的興亡,責任全在我們每個佛弟子的身上
■ 釋迦佛自稱是“大阿羅漢”,學大乘的佛弟子哪可不學釋迦佛的榜樣,不斷煩
 惱,不度眾生呢?
■ 不發菩提心的阿羅漢是“焦芽敗種”,不斷煩惱的大乘算啥個菩薩
■ 修行要自他二利,不能邊傷害眾生邊唱“悉發菩提心”,更不能到老仍不學佛
■ 居士也應該有斷煩惱、證阿羅漢果的思想
■ 修行不能光搞人天福報,要在行菩薩道的基礎上成就種種利他事業
■ 路不要走錯,這關系到自己的成就和整個佛教的命運

當初聽從善知識教導,發心很好,
回去仍是老一套,佛教還有希望嗎?

如今的現實不能不使我操心啊,解放後第一個辦尼眾佛學院的,就是四川成都鐵像寺隆蓮法師。後來據我知道,在佛學院裡法師親自上課,個個都是好的,可是一畢業,回到自己小廟,仍然老一套。都這樣,佛教還有希望嗎?

你們大概不會忘記,有個師父到這兒來把徒弟抓回去,這個師父就是隆蓮法師那裡學出來的。可是她現在完全變回老樣子,衣服也換掉,也趕經忏,把徒弟抓回去的理由就是告訴徒弟,“你在這兒學不到唱念,將來你會沒飯吃。”她自圓其說:“沒辦法,我當初出來的時候,還不是發心很好嗎?可是環境是這樣,叫我有什麼辦法呢?”如果每個人都是這樣,佛教不是完了?

佛教的興亡,責任全在我們每個佛弟子的身上

這次在釋迦佛出家紀念日那一天,本來想給你們講一兩次開示,可是越是講到今後佛教的命運,我的感觸越多。佛教將來是正法興起來還是正法滅掉,責任全在我們每個佛弟子身上。

釋迦佛自稱是“大阿羅漢”,學大乘的佛弟子哪可不學釋迦佛的榜樣,
不斷煩惱,不度眾生呢?

我們前幾天已經講過,釋迦佛出家的目的、他的發心、他的修行過程、以及他成佛後沒有進入涅槃,首先是度五比丘證阿羅漢果,後來四十九年教法裡度了無數的人證果證道,這就是釋迦佛出家的目的。

我們也講到,居士也能證阿羅漢果。我們每天早上念的《供請十六尊大阿羅漢儀軌》數字排到第十七,第十七就是居士。釋迦佛囑咐他們不要涅槃,長住生死林。生死林就是有生死的地方,也就是人世間。十六尊大阿羅漢,為什麼稱大?能度眾生就是大。能度眾生叫大乘,光為自己了生死叫小乘。

要說明的是,東南亞的佛教人們稱為小乘佛教,其實他們也在度眾生,不過他們的心量沒有菩薩這麼大。可是東南亞國家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幾都信佛,而我們號稱大乘佛教的中國,度的眾生從人口比例上看,還比不上被我們稱為小乘佛教的國家。我們學的經典都是大乘經典,行動反而比不上東南亞國家。所以今天一開始就跟大家提出來,四眾弟子都要向釋迦佛學習,全要走斷煩惱、了生死、證阿羅漢果,發菩提心、廣度眾生之路。釋迦佛稱自己是“大阿羅漢”,這十六尊大阿羅漢,雖然不一定到了成佛的圓滿境界,可他們也都證到阿羅漢果,又長住生死林度眾生,所以也是大阿羅漢。

不發菩提心的阿羅漢是“焦芽敗種”,
不斷煩惱的大乘,算啥個菩薩

由此可以明白,如果佛弟子證了阿羅漢果,不想廣度眾生,成就大阿羅漢,那就錯了,釋迦佛批判這是“焦芽敗種”。同樣的道理,你有志氣想成佛,可是你不想證阿羅漢果,那你咋成佛?佛就是大阿羅漢呀。你口口聲聲要行菩薩道,可是你從不斷煩惱,你究竟算啥個菩薩?哪有菩薩不斷煩惱的?

修行要自他二利,不能邊傷害眾生邊唱
“悉發菩提心”,更不能到老仍不學佛

從前人家拍馬屁稱這個人叫大菩薩,結果蚊子咬他,他“啪”一下打死。有的還拿了開水去燙臭蟲。有位老太太還喊:“黃媽,雞買來了,我不殺生的,你去殺。”哪有一個大菩薩專門偷人家東西,做強盜的?還動嗔恨心,跟人家吵架呢!所以你不斷煩惱、不修出離道、不想證阿羅漢果,你就不可能成佛,因為你沒有行動。否則的話,一面當強盜,一面天天唱“悉發菩提心”,將來也能成為一個強盜佛。(笑聲)所以自利利他都需要。

要糾正長期以來,過去佛門裡紊亂、矛盾、片面、顛倒的思想。要知道自利利他才是佛的教導。自利,你必須證阿羅漢果;利他,你必須行菩薩道,最後達到的圓滿就是成佛。佛就是大阿羅漢。

尤其你們出家同學,如果沒有成佛的思想,那不對,沒有證阿羅漢果的思想也不對。佛說法四十九年現的是比丘相,一直到老了,釋迦佛說自己是老比丘。現在我們漢地這麼多的老比丘,有沒有學釋迦佛樣?有沒有成佛的雄心壯志啊?

居士也應該有斷煩惱證阿羅漢果的思想

居士也應該有斷煩惱證阿羅漢果的思想,這部羅漢儀軌裡第十七尊就是居士,“敬禮法炬善近事”,近事就是居士,也排在羅漢儀軌裡。所以四眾弟子都應該要了生死,尤其是出家同學。出家只有一個目的,就是為了了生死、證阿羅漢果。等到你煩惱斷盡,證了阿羅漢果,你生死流轉的重擔就放下了,所以叫“重擔已下,生死已了。”

修行不能光搞人天福報,
要在行菩薩道的基礎上成就種種利他事業

釋迦佛批判不發菩提心的阿羅漢是焦芽敗種,當然釋迦佛不希望我們一代一代的出家人不發菩提心。所以必須要發菩提心、行菩薩道,成就種種利他事業,最後圓滿成佛。

假如你既沒有自利也沒有利他,那你搞什麼呀?充其量也不過人天福報吧?

路不要走錯,這關系到自己的成就和整個佛教的命運

這一次為了要闡明佛弟子應該走哪條路,以及出家的功德,所以從釋迦佛出家日開始講的開示,主要是使大家不管在發心上、在修行上、還是在自利利他上,都要明白方向,路不要走錯。這關系到自己的成就,關系到整個佛教的命運。今天講到這兒。
 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33)

傅味琴 2006.3.18
(於2006.3.7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
 
出家是為了悲愍有情眾生,因為有情就必有苦
提要:
 ■ 出家是為了悲愍有情眾生,因為有情就必有苦
 ■ 釋迦佛在最苦的娑婆世界行菩薩道,說法四十九年
 ■ 依人不依法,這是滅法的手段
 ■ 把佛門變成商場,是嚴重的錯誤
 ■ 把佛菩薩當商品,為了收錢鼓動游客多敲鐘,師父做錯了,徒弟也跟著錯

出家是為了悲愍有情眾生,因為有情就必有苦

“悲憫世間有诤諸調伏,立解脫道令眾得依怙”,第一句是說明出家的願望和發心,第二句是說明出家的作用和目的。我們佛弟子在修行的路上,每走一步都要以釋迦佛為導師,跟釋迦佛學習。釋迦太子當初逾城出家,就是為了“悲憫世間”。悲是拔苦,憫是憐憫,世間不是指的山河大地,而是指的有情。山河大地沒有感情的,有情就有感情,有感情就必有苦。修行不是要滅掉感情,滅掉了感情那不就等於無情了?無情不可能成佛,修行是要轉變感情,把世俗的感情轉成菩薩的感情。菩薩為什麼能廣度眾生啊?因為菩薩的心都在眾生身上。眾生廣大,菩薩的感情也廣大。從前有句話:天下為公。公就是指廣大的百姓,我們只有投入到廣大的眾生裡去,才能跳出狹小的心態,才能離得開小家庭,出家偉大就偉大在這裡。

釋迦佛在最苦的娑婆世界行菩薩道,說法四十九年

小家庭裡最最榮華富貴的無非是王宮,釋迦太子能離開王宮的享受,投入到廣大的眾生裡去,因為他滿胸懷裝的全是眾生,不是為了自己。他是悲憫眾生而出家的,釋迦佛傳記說的就是這樣的事實。正因為如此,所以他修行的意志非常堅定,能夠經受得了各種各樣修行的苦,在最苦的娑婆世界能行得起菩薩道,成了佛以後還為眾生說法四十九年,一直到涅槃前,還在說法,我們學佛的人就要學釋迦佛的榜樣。

依人不依法,這是滅法的手段

佛臨涅槃前說了很重要的話,都記錄在《佛遺教經》裡,這是佛最後的教誡。他最後仍然把法的財富留給一切眾生,就好比世間上的父親,去世前立了遺囑,子孫就依這遺囑為准則,照父親的話辦事。可是今天的出家人有幾個在按照佛的遺教做?哪怕你做到某一點也好哇。《佛遺教經》裡規定出家人要修禅定,可是今天的人普遍認為修禅定沒有必要,還說修禅定要著魔的,完全跟佛的教導相反。《佛遺教經》裡沒有提到的,他們卻拼命在做,如今有人大力宣揚“只要一句,樣樣不要”,很多人盲目跟隨,這是只聽人話不聽佛話,即使人說錯了,只要對他崇拜,照樣會聽。依人不依法,法就滅掉了,這是滅法的手段。當然喽,真正善知識講的話跟佛的話是沒有違背的,是違背佛的話的人致成了佛法的消滅。

把佛門變成商場,是嚴重的錯誤

《佛遺教經》裡規定:出家人不得貿易。貿易就是賺鈔票。現在非但搞名搞利,而且把佛門變成商場,更加嚴重的是,利用佛的家當去做生意,定標價、做佛事、趕經忏,全是為了拿錢。這種事五花八門,多得說不過來。例如寺院是三寶的地方,怎麼能賣門票呢?還不斷漲價,賣門票是極其錯誤的行為,把佛教貶低,引起別的宗教取笑我們:你們佛教說起來怎麼偉大,我們不賣門票,你們還眼睛看著錢。

把佛菩薩當商品,為了收錢鼓動游客多敲鐘,
師父做錯了,徒弟也跟著錯

還有的寺院有小賣部在賣香燭、賣佛像、賣經書,全都給他賣了。自己是佛菩薩的弟子,卻把佛菩薩當商品賣錢,真好比兒子把爸爸拿出去賣錢。還開素食館、茶館,只要能賺錢什麼都搞。寺院的鐘鼓,這是僧團集體學修的信號,怎麼能給游客敲呢?有的寺院多年前給游客敲一下鐘就收十元錢,還鼓動他敲一百零八下,能斷一百零八個煩惱。敲鐘能斷煩惱嗎?笑話不笑話?反正敲鐘的大老板有錢,這點錢無所謂。而這些事情,老師父干了又叫徒弟干,徒弟也不敢說話;徒弟干了,老師父也不說話。有的因為不懂佛法,無知得很,以為師父叫做的一定是沒錯,結果師父錯了,徒弟也跟著錯。
 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34)

傅味琴 2006.3.18
(於2006.3.7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
 
佛說:善於指出你的缺點的善知識,
只有惡人才會對他不高興
提要:
 ■ 不要為了賺錢,污蔑佛教背罪過
 ■ 對破壞佛法的盲目跟從,佛法就滅在這些人手裡
 ■ 佛的一生,就是跟外道斗爭的一生
 ■ 佛說:善於指出你的缺點的善知識,只有惡人才會對他不高興
 ■ 出家一開始就要端正發心,貶低出家,矛頭直指釋迦佛

不要為了賺錢,污蔑佛教背罪過

我有一年在國外,一個商店裡陳列的都是佛像,看見我們進去就跟我們說:“哎,你喜歡哪一尊就是跟哪尊佛有緣,你就可以把這尊佛買回去。”就好比世間上的老板,看到一個女的漂亮,一歡喜,摸出一百萬,“我跟你有緣,你跟我回去吧。”(眾笑)這樣搞法,完全是污蔑佛教。

對破壞佛法的盲目跟從,佛法就滅在這些人手裡

假如魔王波旬化現為比丘,他肯定不會跟釋迦佛學的,他目的就是要破壞釋迦佛的法呀。那些不支持法、阻擾法、排擠法、破壞法的人不是魔王化現又是什麼?有講法的地方你不支持,人家要聽法你去阻擾,那你出家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?對這種人許多居士還盲目磕頭、供養,喊他師父。今天已經非常明顯,將來佛法就是滅在不要法的佛弟子手裡。

佛的一生,就是跟外道斗爭的一生

佛教不講斗爭,這句話也要一分為二,可是今天的佛弟子抓了這句話,往往隨心所欲地亂講。對於錯誤的現象,只要善知識一說話,就認為不該講。佛從來也沒有說過不跟外道斗爭,更沒有說過不跟魔道斗爭,佛的一生就是跟外道斗爭的一生。不要斗爭是指佛門內部矛盾,如果出現了破壞佛教的矛盾,不抗爭不就完蛋了?今天我們只能在講法的時候插幾句,要不然就得把所有錯誤的言行以及魔王波旬所使用的一切手段,全部拿出來分析辨別一下,否則問題始終搞不清楚。其實我講這些,使你們能明辨是非,這些就是法呀!

佛說:善於指出你的缺點的善知識,
只有惡人才會對他不高興

佛是以法度眾生的,從度五比丘說四谛法開始,一直到滅度前還說了遺教。如今末法時期很多佛弟子,卻極力主張不要聽佛講的法,有些出家人自己不懂法不弘揚法,反對多學多聽,還叼煙、喝酒、抱女人卻自稱僧寶,難道壞事也稱寶?所以真正的善知識能站出來說話,功德無量啊。否則把假和尚當作真比丘,自然而然全變成魔子魔孫了。他們所作所為是在反對釋迦佛,消滅娑婆世界的佛法。要不然,我們也不會受到誹謗、排擠、打擊,因為我們講的是釋迦佛的法。釋迦佛說過:真正的善知識敢於指出你的缺點,只有惡人才會對他不高興。

出家一開始就要端正發心,貶低出家,矛頭直指釋迦佛

出家一開始就要端正發心,既然是學佛,當然要以釋迦佛為標准。釋迦佛當年是悲憫眾生而出家,因為在家生活的迷惑性太大,世俗環境裡,眼睛看到的、耳朵聽到的,乃至整個環境,包括父母妻兒都在引你走享受五欲的道路,所以修行必須要離開家庭的世俗習氣,離開這些迷惑人的地方。如今有人竟然說:出家修不好,在家修得好。矛頭直接針對釋迦佛,因為出家是從釋迦佛開始的。既污蔑釋迦佛,又否定釋迦佛的出家。釋迦佛從來沒有說過,“我當年出家是錯了,所以我到今天還沒有成佛,如果我當年在皇宮裡修行,肯定現在成佛了。”而那些愚癡的人,還對這種人盲目崇拜。
 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35)

傅味琴 2006.3.18
(於2006.3.7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 
 

國家興起來了,佛教就興起來了,
佛弟子自身不努力,豈不辜負了大好時機
提要:
 ■ 消極、失望、放棄努力、退菩提心,是不負責任的表現,是菩提心事業頭號
  敵人
 ■ 國家興起來了,佛教就興起來了,佛弟子自身不努力,豈不辜負了大好時機
 ■ 佛弟子不應該跟魔道邪道握手,更不應該向弘揚正法的人去斗爭
 ■ 世俗的慈悲心有分別心,出家人的慈悲應該是悲憫眾生

消極、失望、放棄努力、退菩提心,
是不負責任的表現,是菩提心事業頭號敵人

今天這個病根已經很深了,細菌也已經普遍蔓延,使很多有良知的人很傷心。他們看到我們能夠堅持弘揚正法,沒有不贊歎敬佩的。面對這種局面,我們從不灰心也不失望,困難是有的,但可以慢慢轉,即使要花很長時間,總比你消極失望、退菩提心、只為自己不為佛教、也不為眾生好得多。每個人都退了菩提心明哲保身,佛教就滅了,因為佛弟子沒有負起責任嘛。比如說敵人打進來了,消極、失望、灰心會使人放棄努力,反正國家要滅了,再打下去死人更多,干脆就別抵抗了。這種人中間有一大部分是在打如意算盤:如果投降我還能做官。所以消極、失望、放棄斗爭就是第一號敵人,或者叫腐朽分子。又例如你爸爸病重了,難道你不搶救啊?所有眾生只有一個父親,就是釋迦佛。如今佛教事業病重了,作為一個佛弟子,眼看父親病重,竟然無動於衷,還像樣嗎?

國家興起來了,佛教就興起來了,
佛弟子自身不努力,豈不辜負了大好時機

咱們學習國家宗教局局長葉小文同志的講話,我是很受感動,他希望我們佛教好起來,其中有提到:希望佛教內部的高僧大德不要為自己打小算盤,應該為佛教前途著想,好好的團結起來。歷史上往往是國家興起來,佛教就興起來了,可是佛弟子自己要努力呀,形勢很好,佛弟子自身不努力不是錯過了這個大好的時機了嗎?

佛弟子不應該跟魔道邪道握手,
更不應該向弘揚正法的人去斗爭

今天佛門內部很不團結,有的人跟魔道邪道握手,卻跟發菩提心、弘揚佛法的人斗爭,因為弘揚佛法的人多了,他搞歪風邪氣就站不住腳了,所以非把你搞倒不可,難道釋迦佛叫他這麼做的啊?

世俗的慈悲心有分別心,
出家人的慈悲應該是悲憫眾生

現在佛弟子連“慈悲”的意思都搞不清楚了,“慈悲為懷”變成了世俗的慈悲心,世間上的媽媽只對自己的兒女慈悲,對別人家的孩子,她就不管了。即使是自己的孩子,媽媽的慈愛還有偏心,從前一家有四五個孩子,媽媽往往對頭一個孩子特別喜愛,因為以前沒有,稀奇,第二個孩子差一點,第三個孩子,破阿三,(眾笑)第四個孩子是討債鬼,最後一個也寶貝,因為以後不生了。

佛門的慈悲心如果也是這樣,只要我喜歡哪個,我就跟哪個好,那你何必學佛呢?當年釋迦太子生了一個兒子,天下父母哪有不愛自己兒女的?他是因為悲憫眾生,而離開妻兒、離開皇宮的,所以出家人也包括你們辭親離家來常住學修的居士,都應該為了悲憫眾生而發心,少打自己的主意。我衷心希望,今天的出家人能夠學學釋迦佛的榜樣,出家為了悲憫眾生,而不是為了名利上得到恭敬供養。如果不把末法時期的佛門風氣轉變,一直讓它滑下去,佛法很快就會滅掉的。要想把末法轉成正法久住,你就要按釋迦佛的要求轉變,學佛就是學釋迦佛呀。你為了自己修行的成就,為了行得起菩薩道,你必須要悲憫眾生。為什麼現在的佛門沒有替廣大的眾生考慮?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在悲憫眾生。那些趕經忏的人,好像很關心死人,如果不給錢,他們也不會唱不會唸也不會敲打,豈不是以賺錢為目的。這些人出家時發的心,出家以後所走的路,都不是在悲憫眾生,這種情況很普遍啊。衷心希望不管是出家在家都應該端正自己的發心,離開個人的小圈子,學學釋迦佛悲憫眾生的榜樣。
 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36)

傅味琴 2006.3.18
(於2006.3.7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
 
修大乘佛法的佛弟子,
應該悲憫現實世間上眾生的苦
提要:
 ■ 釋迦佛涅槃了,佛弟子首先要悲憫娑婆世界眾生
 ■ 修大乘佛法的佛弟子,應該悲憫現實世間上眾生的苦
 ■ 修行、出家、證果成道都是為了眾生,才是釋迦佛的好弟子
 ■ 要像觀世音菩薩學習,多聽娑婆世界苦難的音聲,投入到苦難的眾生裡去
 ■ 你如能學大菩薩的悲心,你的道場也在娑婆世界,因為菩薩是離不開苦
  難眾生的,釋迦佛就是在娑婆世界成佛的

釋迦佛涅槃了,佛弟子首先要悲憫娑婆世界眾生

有些人稍微學到一兩句佛法,也會說:十方世界的眾生我全悲憫。發心雖好,可不切實際啊。就拿四大洲八小洲來說,東勝身洲、西牛賀洲,你全沒去過,啥個樣子也不知道,那你咋悲憫呢?有人說“我要度極樂世界的眾生。”你既然能悲憫極樂世界眾生,為什麼不悲憫娑婆世界眾生?今天娑婆世界釋迦佛涅槃了,要靠你來主持正法、廣度眾生。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、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都在度眾生,你這樣發心也不能說錯,但是你面對著娑婆世界廣大眾生,這是你的親人啊,你都不想度,那不是說空話嗎?所以悲憫世間,首先要做到悲憫娑婆世界的眾生。

修大乘佛法的佛弟子,應該悲憫現實世間上眾生的苦

越是苦的地方你越應該要悲憫。比如說,你只有一只面包,自己吃了半只,面前有好幾個饑餓的人,其中一個餓得叫不出來,連聲音也沒有了,(眾笑)你到底先給哪個吃啊?當然先給最餓的人了。娑婆世界最苦啊,所以釋迦佛對娑婆世界最悲憫,特地來到這個最苦的世界度眾生。今天是觀世音菩薩聖誕,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,還到娑婆世界來救苦救難,你是娑婆世界的佛弟子,又是修大乘法門的,竟然對本鄉本土的眾生不悲憫,說得過去嗎?

從前我們國家“一窮二白”,尤其是山溝溝裡缺衣少藥,當地的赤腳醫生雖然水平不高,多少也能解除人民的痛苦。假如你不悲憫本鄉本土的病人,一門心思想去美國,在美國即使做打雜的你也去,因為貪那邊地方富、生活快樂。當然了,你去誰也不會批評你,反過來說,十方如來都說娑婆世界最苦,眾生的煩惱病最重、脾氣剛強、難調難伏,能夠留下來為苦難的眾生服務豈不更偉大!從前白求恩大夫從加拿大千裡迢迢到窮困的中國來為中國人民服務,觀世音菩薩從極樂世界來到娑婆世界救苦救難,你作為釋迦佛的弟子,說是學大乘佛法,怎麼一點沒有釋迦佛的精神?所以說悲憫世間,是悲憫現實世間上眾生的苦。

修行、出家、證果成道都是為了眾生,才是釋迦佛的好弟子

釋迦佛證果成道以後,因為天人下來請佛住世,釋迦佛就沒有進入涅槃,他講法四十九年,這還不是悲憫眾生?他可沒有丟下眾生不管了。我們對於要往生他方世界的佛弟子,應該要贊歎,因為那是一件好事。你今天還在娑婆世界,娑婆世界有這麼多苦難的眾生,你為什麼不發發菩提心,學學法,度度他們呢?你為什麼不報釋迦佛的恩,不報眾生的恩呢?我們反對的是這個。希望大家對娑婆世界眾生種種的苦難,都要有一顆悲憫的心,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到苦難的眾生那裡去,你能以悲愍眾生,這樣的發心出家才不會錯,或許當初出家的時候你不明白,現在聽到法了,應該要悲憫眾生。修行、出家、證果成道,也都是為了眾生。那樣你才是釋迦佛的好弟子。

要像觀世音菩薩學習,多聽娑婆世界
苦難的音聲,投入到苦難的眾生裡去

觀世音菩薩化現女身,就是悲憫女身的苦。因為封建時代男菩薩靠近婦女不太方便,所以他化現女身。要知道,父母愛子女和子女愛父母這是天性,因為有天性,所以父母與子女的心容易相通。觀世音菩薩跟女眾特別靠攏,如果你們肯跟觀世音菩薩靠攏,這就形成了相通,你就會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去悲憫眾生。

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就體現在“觀世音”三個字上,“觀”是觀聽,“世”是世間上,“音”是苦難的音聲。觀世音菩薩從不會聽到哪兒有歌聲,就奔過去欣賞,他的耳朵只聽苦難的音聲。我們都應該向觀世音菩薩學習,要多聽娑婆世界苦難的音聲,全部身心投入到苦難的眾生裡邊去。

你如能學大菩薩的悲心,你的道場也在娑婆世界,
因為菩薩是離不開苦難眾生的,釋迦佛就是在娑婆世界成佛的

你們男眾呢?可不能這樣想:女眾跟觀世音菩薩靠攏,男眾就跟文殊菩薩靠攏。要知道觀世音菩薩本來就是男身,(眾笑)因為他知道你們男眾不會妒忌,所以他化身女身。你妒忌了,就離譜了,你不跟觀世音菩薩學,那更加不對頭。所有菩薩,不管是男菩薩女菩薩,全都有個共同體就是悲憫眾生。觀世音菩薩悲憫眾生,文殊菩薩也是大慈大悲,所有菩薩全是大慈大悲。所以觀世音菩薩、文殊菩薩、普賢菩薩、地藏菩薩、大勢至菩薩道場都在娑婆世界。因為娑婆世界最苦,菩薩是離不開苦難的眾生的。如果你學的真像菩薩一樣,你的道場也在娑婆世界,釋迦佛就是在娑婆世界成佛的。今天講到這裡。
 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37)

傅味琴講於 2006.3.19
(於2006.3.7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
 
世間上一切動亂都是從“爭”開始,
對有爭者要悲憫,要調伏
提要:
 ■ 穿白衣是在家相,並非出家相,出家必須染衣捨俗
 ■ 既是佛弟子,就要照佛教的規定做,出家人學世俗人的時髦,實是以身謗法
 ■ 贊歎出家功德是贊歎功德,希望改正錯誤是菩提心功德
 ■ 世間上一切動亂都是從“爭”開始,對有爭者要悲憫,要調伏

穿白衣是在家相,並非出家相,
出家必須染衣捨俗

昨天是觀世音菩薩生日,我聽說你們晚上演出演得很好,尤其是觀世音菩薩演得很像。

順便提一下,從前一本書上,有人提問“藏地畫的觀世音菩薩是坐在蓮花寶座上,漢地畫的觀世音菩薩是穿的白衣,有什麼區別?”回答說:坐蓮花寶座的是成佛相,穿白衣的是出家修行相。真不知道他是根據什麼說的,據說回答的還是一位從前受人崇拜的轉世的修行人。據我所知,出家人不能穿白衣,包括裡裡外外都不能穿白的,白衣是指在家居士,所以叫白衣居士。出家人必須要染衣捨俗,凡是世俗的生活方式、世俗的衣著、世俗的種種的習慣都要捨掉。如果出家人也穿了白衣,那跟居士就沒有區別了,就成了一般講的僧不僧俗不俗。更不能穿白鞋白襪,我聽能海上師講過,出家人穿了白鞋白襪,促使佛法很快滅亡。釋迦佛在當年是生活在印度,當時佛及弟子都是赤腳的。即使漢地天氣寒冷,戒律開許可以穿鞋子,但絕不能穿白色的。

既是佛弟子,就要照佛教的規定做,
出家人學世俗人的時髦,實是以身謗法

多年前各大城市流行穿白旅游鞋,當時的在家人差不多都穿這種白鞋子,可能也比較舒服。後來有很多出家人學時髦,也穿起這種白鞋子。出家人學在家人的時髦,那又何必出家呢?不管是出家在家,既然是佛弟子,都要按照佛的規定做。你不照佛的規定做,實是以身謗法,說得客氣一點,也是掛了佛弟子的招牌卻沒做像一個佛弟子,人家看到了要說閒話,你本人也有欺騙的嫌疑。好比一個孩子,天天背了書包出門,媽媽以為他天天去念書,其實他一出門就去打游戲機。既然不念書,書包就別背了吧,天天背書包,那不是很明顯在騙媽嗎?又好比商店裡牌子跟商品不相符,人家就說這是假冒的偽劣商品。

贊歎出家功德是贊歎功德,
希望改正錯誤是菩提心功德

今天有同學向我提出來,希望我講出家功德時,對錯誤現象不要批判得太厲害了。還好你們都是老同學,假如外面人聽了我這些指出,又要說我閒話:“說講出家功德,結果全講出家人做錯的地方。講功德嘛應該是你也有功德,他也有功德,大家都有功德,大家都好。講人家錯干什麼呢?”可要知道,即使佛門裡沒人講,社會上人也會講,你能把所有人的嘴巴都堵住嗎?還不如咱們趕快明白自身什麼地方錯了,趕快改正改正,這才是佛弟子應有的態度。所以我既贊歎出家功德,又說明某種現象不符合釋迦佛的教導,目的是希望今天佛門裡的人能夠改正,為了使佛教能興起來,使人們看到真正出家人的功德。所以我既講出家功德,這是贊歎功德。也講希望能改正錯誤,這是菩提心功德,兩面都是講功德的事情。至於旁門邪道、魔子魔孫,他們污蔑釋迦佛、排斥釋迦佛、搞亂佛法,這才是罪過。

世間上一切動亂都是從“爭”開始,
對有爭者要悲憫,要調伏

今天繼續講“悲憫世間有诤諸調伏”,世間上一切動亂都是從“爭”開始,行動上的斗爭引起戰爭,一打仗殺人無其數。戰爭是非常殘酷的,從前有句話:“一將功成萬骨枯”。因為戰爭使多少人死亡,全成了炮灰。言語上的爭論呢?幾千年都沒有結束,平時的吵架,也是吵來吵去沒一個完兒。就連家庭裡夫妻吵架,也會從早晨吵到晚上,明天想想肚子裡還有氣,還要吵,連吵幾天都吵不完。

前兩年我在蘇州養病,因為醫生叫我要呼吸新鮮空氣、要鍛煉,我住的地方旁邊有個園林叫東園,我經常去活動活動,在草地上修禅定。園林裡長椅子上一男一女,爭了好幾個小時,聲音很響。男的倒沒說很多話,只聽到女的在講,而且還羅嗦重復,已經說過的話她反復地說,可見得她心裡有氣啊。說了幾個小時,總括起來就一句話,因為她說了又說,這句話我到現在還沒有忘記,(眾笑)“那個時候,三十塊錢還不是我拿出來的?”人世間就是這麼回事,我看古今中外都是一個樣。
 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38)

傅味琴講於 2006.3.19
(於2006.3.7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
 
世間上常見的眾生相,
既無聊又傲慢,都是煩惱相
提要:
 ■ 世間上常見的眾生相,既無聊又傲慢,都是煩惱相
 ■ 佛教主張從斷煩惱中求得平等,就能避免爭論
 ■ 世間上這個主意那個主義,形成了這一幫那一派,結果並未達到完美,卻斗
  爭了幾千年
 ■ 眾生常因為不服氣,從語言上的斗爭發展到行動上斗爭
 ■ 武器只能使人類毀滅,能達到絕對勝利嗎?

世間上常見的眾生相,
既無聊又傲慢,都是煩惱相

有人也許會想,老師講法怎麼例子這麼多?因為我見眾生相見得很多,眾生就是這麼一個煩惱相,無聊透頂,滿是傲慢。傲慢總是跟煩惱的事情結合在一起,人在煩惱的時候就起傲慢,所以傲慢也包含在煩惱裡。

佛教主張從斷煩惱中求得平等,就能避免爭論

今天我看到一本書,這個作者不簡單,畫了好多幽默畫,還寫了好多幽默的句子。其中一句:女人為什麼要結婚?因為做女人不容易,做太太好做。太太一羅嗦,丈夫就不敢說話。這話說得非常確切。公園裡這兩個人到底是不是夫妻關系,我可不知道。即使不是夫妻關系,她把夫妻之間才有的煩惱,發展到不管什麼人她都要發出來,這個煩惱病更重了。世間上喊了“解放婦女”,男子倒霉,“男子為上”,婦女倒霉,無時無刻不在斗爭裡邊,這就是世間相。還是佛教好,主張從斷煩惱中求得平等,這就能避免爭論。

世間上這個主意那個主義,形成了這一幫
那一派,結果並未達到完美,卻斗爭了幾千年

身口意的意呢?人世間因為思想觀點不同鬧斗爭鬧得厲害,從古到今種種主義、學問、觀點層出不窮。真希望這些好的觀點、好的主義、好的學問能夠合在一起,使人類更完美,誰知道完美倒沒有完美,斗爭倒斗爭了幾千年。有些人對這個主義那個主義也不見得完全理解,可是眾生就喜歡表現自己,也去參加斗爭,結果形成了這一幫那一派,那還不是瞎起哄?

我想起一個笑話,上海剛解放時,我二哥是單位工會主席,他回家講給我們聽:組織大家學習,有人問:什麼叫三民主義?一個人回答:三民就是三個人,孫中山、蔣介石、毛澤東,(眾笑)真是笑話百出。

眾生常因為不服氣,
從語言上的斗爭發展到行動上斗爭

還有你不服我的氣,我不服你的氣,道理講得不圓滿,又加入了不服氣的煩惱,結果形成了互相誹謗,你要把我壓下去,我也要把你壓下去。再發展下去,思想上的斗爭必然會產生語言上的斗爭,語言上的斗爭就很容易發展成行動上的斗爭,言語解決不了就武力解決,想把人家打敗、消滅。

武器只能使人類毀滅,能達到絕對勝利嗎?

科學本來是為人類造福的,這種情況下科學也走了歪歪道,去研究武器了。現在的世界非常危險,如果這些國家的頭頭失去理智,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,極有可能地球毀滅。所以不論從思想上、語言上、還是行動上,人世間就是爭個不停。眾生自以為聰明:我比你強我就能夠勝過你。可是眾生的愚癡就在這裡,你想勝過他,他也想勝過你呀,一樣的。今天你勝過他,明天他勝過你,就算後天你又勝過他,再過兩天他又勝過你,能達到絕對勝利嗎?

看看小說就知道,要報仇去拜師,學會一身武功,三年下山,把他打死。他兒子說:殺父之仇不共戴天。他十年下山又把你打死。你還有你的孫子、你的徒弟,冤冤相報何時了啊?自以為聰明,其實是極大的愚蠢。
 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39)

傅味琴講於 2006.3.19
(於2006.3.7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
 
智慧不夠,達不到無漏,
只有佛法才能熄滅人間的斗爭
提要:
 ■ 罵人打人,就能達到罵自己打自己的目的
 ■ 冷靜時問題好解決,起了煩惱,小問題也解決不了
 ■ 思想斗爭也是苦惱,吃不下睡不著,事情全做錯
 ■ 現在自殺的人多了,因為煩惱加重了,斗爭的苦也增加了
 ■ 智慧不夠,達不到無漏,只有佛法才能熄滅人間的斗爭

罵人打人,就能達到罵自己打自己的目的

咱們經常看到,一個人火氣大,朝那個人“啪”打了一個耳光,那個人也跳起來,還他一個耳光,所以打人就是打自己,換一只手呀。你想叫別人打你,他也不一定肯。很簡單,你打他一個耳光,他馬上還手打你一個耳光,那就達到目的了。(笑聲)

罵人也是如此,我年輕時在路上看到兩個男青年,看樣子是好朋友,我慢慢走到他們背後,想聽聽他們講什麼。一聽嚇了我一跳,這個男青年開口頭一句話,跟那個人頭一句話一樣的,什麼話?是罵好朋友的娘,竟然以罵娘為做好朋友的本錢。所以我就明白,罵別人的娘就是罵自己的娘,不過換一個嘴巴。

打人其實就是打自己,罵人其實就是罵自己,欺負人也就是欺負自己,何必動這種腦筋去爭啊斗啊。

冷靜時問題好解決,起了煩惱小問題也解決不了

縮小范圍來說,人與人之間也是這樣的規律,一切矛盾,一切問題,難道真的解決不了嗎?不見得吧?為什麼不好解決呢?這就要研究了,因為你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加入了煩惱,那就沒完了。冷靜的時候問題好解決,起了煩惱,小問題也解決不了。到這個時候,已經不是真正要解決問題了,大家說話都在出氣,你抓我辮子說我錯了,我抓你辮子也說你錯了,你說照你的方法好,我看還是照我的方法好,難道一定要聽你的?

思想斗爭也是苦惱,吃不下睡不著,事情全做錯

再縮小范圍,就算你只有一個人,斗爭起來也夠苦的。一個人怎麼會斗爭?這叫思想斗爭。從前我們學毛澤東思想,要洗腦子還得通過思想斗爭。要使這個同志思想轉變過來,很不簡單,領導要有一定的修養,他一時轉不過來,只好耐心地等待他。慢慢才想通了。在思想斗爭的時候,本人感覺很痛苦的,想這麼做又不好,想那麼做又不好,自己在思想裡斗來斗去,胃口也不開,茶也不想喝,覺也睡不著,滿臉的苦惱,事情全都做錯。早上在漱口杯裡倒熱水,把漱口杯的蓋子蓋到了熱水瓶上面,把熱水瓶的塞子放到了漱口杯裡去了。

現在自殺的人多了,因為煩惱加重了,
斗爭的苦也增加了

從前搞運動,這些有問題的人思想斗爭得厲害,整天想坦白以後怎麼樣,不坦白怎麼樣?那個時代人,走到毀滅自己這條路上的人還不多的。想不到僅僅過了二十年,現在出現了一個很不好的風氣,思想上一斗爭,精神上一痛苦,就要跳樓自殺。所以現在警察增加了一個新任務:有人跳樓就去救人。高樓上的人不領情,說:不許上來,你再往前一步我就跳下來。警察只好在下面用話筒喊,“別這樣,要想想通啊。”可見現在人煩惱加重,斗爭的苦也增加了。這是從斗爭的危害方面說的。

智慧不夠,達不到無漏,
只有佛法才能熄滅人間的斗爭

另一個面,世間上有些好人,總想熄滅人間的斗爭,想出各種各樣的主意,如果他做得很有成績,人們就敬佩他,稱為世間上的聖人。可是到今天,哪一種學問,哪一種思想,有熄滅人間的斗爭?如果靠世間上的人,哪怕是世間上的聖人,真的能解決問題,也用不著釋迦佛到娑婆世界來成佛了,世間上人跟釋迦佛走的道路不一樣,他們智慧有限,想出來的方法都有漏洞,稱為有漏法。世間上一切的學問全是有漏法,只有釋迦佛的方法才是無漏法。

比如說世間上早就有人提出警告,人口發展的速度遠遠超過糧食生產的速度,將來要出現人口危機。人口可以膨脹,地球不可能膨脹,不可能把小地球修補成大地球。現在全世界真的出現人口危機了,世間人又想出一個辦法,叫節制生育。假如釋迦牟尼佛的道理能夠在全人類弘揚起來,哪會人口過剩?只要一半的人口出家當和尚就行了嘛。還不需要強制性的執行,只要大家學了佛法有了覺悟,自覺自願去做,那就不會像社會上的年輕人娶不到老婆而發精神病,所以釋迦佛的智慧確實是能解決人世間所有的矛盾。
 

 

上一篇:普獻法師:寶積經講記 正行勝利—得大藏
下一篇:普獻法師:都是前生惹的禍?


即以此功德,莊嚴佛淨土。上報四重恩,下救三道苦。惟願見聞者,悉發菩提心。在世富貴全,往生極樂國。

台灣學佛網 (2004-201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