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閱讀

首    頁

法師開示

法師介紹

人間百態

幸福人生

精進念佛

戒除邪YIN

最近更新

居士文章

寺廟介紹

熱點專題

消除業障

素食護生

淨空法師

佛教护持

 

 

 

 

 

 

全部資料

佛教知識

佛教問答

佛教新聞

深信因果

戒殺放生

海濤法師

熱門文章

佛教故事

佛教儀軌

佛教活動

積德改命

學佛感應

聖嚴法師

   首頁居士文章

 

傅味琴居士: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50~59)

 (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)

 
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50)

傅味琴講於 2006.3.23
(於2006.3.7 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
 
眾生覺悟越低,離開佛的智慧越遠,感動他
也很困難,逐漸從習慣變成了習氣
提要:
 ■ 由於種種的演變,佛像、經書、僧眾逐漸被世間上人不重視,雖然是人為
  制造的現象,一旦成為自然,也就看不到佛法的本來面目了
 ■ 魔王波旬雖然發願要滅法,但魔王的力量並不大,而魔子魔孫卻在發展,
  好比癌症一擴散,就難以挽救
 ■ 佛門的歪風邪氣像細菌那樣在發展,導致有些善知識因失望而灰心
 ■ 眾生覺悟越低,離開佛的智慧越遠,感動他也很困難,逐漸從習慣變成了
  習氣
 ■ 眾生不接受佛陀的教育,如果他不潔身自好,就必然是下墮
 

由於種種的演變,佛像、經書、僧眾逐漸被世間上人不重視,雖然是人為
制造的現象,一旦成為自然,也就看不到佛法的本來面目了

由於這種演變,不管是佛像也好,經書也好,或者是出家僧眾也好,逐漸逐漸被世間上人不重視,世間上人對三寶的珍重,恭敬也逐漸逐漸消失,雖然這是人為制造出來,可是累積下來,人為制造的東西也變成了自然的現象,到這個時候看不到佛法的本來面目了,也很難挽救,最後就導致了佛法的消滅。

魔王波旬雖然發願要滅法,但魔王的力量並不大,而魔子魔孫卻在發展,
好比癌症一擴散,就難以挽救

照經書上說,佛法的消滅要在進入末法一萬年以後,可是法無定法,所謂一萬年也是個假相,說不定的。我們根據今天的現實,可以相信以後佛法要消滅,今天雖然是末法初期的五百年,可是已經出現了末法後期的現象。魔王波旬的力量實際上並不大,如果魔王波旬的力量大,釋迦佛在人間的時候,他怎麼沒有力量破壞釋迦佛的法呢?誰的力量大?魔子魔孫力量大。魔王波旬只有一個,魔子魔孫無其數,而且隨時隨刻會增加。

就好比說,癌症實際上並不可怕,發現得早照樣可以動手術把它割除,這還沒有生命危險。可是癌症到了後期——後期也不知道啥時候來,不一定年輕人得了癌症叫前期,老年人得癌症叫後期,這不是根據年齡分的,是根據它的發展。有的年輕人得了癌症了,一診斷,已經擴散到了後期;有的老年人得癌症,還是初期。癌症發展不根據年齡,而是根據它的擴散,癌症一擴散就是後期,很難挽救。

佛門的歪風邪氣像細菌那樣在發展,
導致有些善知識因失望而灰心

今天是末法的初期,怎麼會出現末法後期的現象呢?因為在佛門裡,魔子魔孫、歪風邪氣以及變了質的佛教在發展,假和尚、劣比丘的影響在擴散,他們就像細菌那樣,走到哪裡就會感染到哪裡,影響到哪裡。

如今的情況非常可怕,佛門裡這種病菌在普遍地擴散,導致有些善知識由於失望而灰心了,一開口就是:這種勢力太大,沒辦法沒辦法。當然惡勢力太大是事實,但是作為善知識灰心了說沒辦法也是不對的,野獸被逼急了還要跳起來拼一拼,狗到了沒辦法的時候還會跳牆,動物都有保衛自己的本能,何況是一個人呢?何況是釋迦佛的弟子呢?又何況是一個善知識呢?能灰心嗎?再困難也得挺出來保護佛教,這是作為一個有情、作為一個佛弟子應有的素質。

今天有許多佛弟子,看到這些現象,只是感歎萬分,久了也就見怪不怪,得過且過。覺悟低到只像閃光那樣一閃,就熄掉了。

眾生覺悟越低,離開佛的智慧越遠,感動他也很困難,
逐漸從習慣變成了習氣

所以說世間上的一切貪瞋癡的欲望越發展,離開佛法的真理越遠,越發展越復雜,越復雜越顛倒,覺悟也越來越低。佛陀的智慧覺悟是圓滿的,眾生的覺悟越來越低,那跟佛法肯定合不起來了。眾生又執著自己的一切,最後就是隨你佛法說得怎麼好,他仍然不接受。就拿感動這兩個字來說,對現在的人要想采用讓他感動的辦法,來教育他,作用也已經微小了。而且能受感動的人數量也越來越少了,一般都是隨你怎麼說,他仍然一動也不動,從習慣變成習氣。

眾生不接受佛陀的教育,如果他不潔身自好,就必然是下墮

本來南瞻部洲的眾生個性脾氣已經壞透了,難調難伏,非常剛強,隨著時代的演變,眾生脾氣也越來越發展,更加難調難伏。釋迦佛當年,尚且說人死了以後失人身者如大地土,得人身者如爪上土,何況今天呢?所以說,不管是佛門外,還是佛門內,一個眾生不接受佛陀的教育,如果他不潔身自愛,就必然是下墮。
 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51)

傅味琴講於 2006.3.23
(於2006.3.7 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
 
末法時期以及末法時期的發展,不根據時間,
是根據人的思想與內心的動態
提要:
 ■ 人們都認可有十方,佛門裡的人由於長期不去追求佛陀的智慧,也很難認可
  沒有十方的說法
 ■ 末法時期以及末法時期的發展,不根據時間,是根據人的思想與內心的動態
 ■ 眾生的愚癡與佛的智慧距離越大,佛法在他身上就越不起作用
 ■ 遠離大般若的智慧,修行是不可能成就的,般若智慧的核心就是告訴你:
  什麼也沒有
 ■ 世間學問是從“有”去研究,研究到最後仍然是個“有”。而《金剛經》裡
  講的卻是“一切有相皆虛妄”
 

人們都認可有十方,佛門裡的人由於長期不去追求佛陀的智慧的人,
也很難認可沒有十方的說法

再把話說回來,今天我們說十方,不管佛門外佛門裡,每個人都會認可,假如說:沒有十方,非但佛門外面的人不認可,明明有十方,怎麼說沒有十方呢?連佛門裡的人大多數也不能認可,因為長期以來佛門裡的人也沒有去追求佛陀的智慧。

末法時期以及末法時期的發展,不根據時間,
是根據人的思想與內心的動態

從前還有法師講法,但那時已是信佛的人多,聽法的人不多。我年輕時在上海,我很喜歡聽經,那時候,聽法的人能夠講堂裡坐滿,已經算是非常殊勝的了,也最多這麼一點點人。如今更少了,有人還鼓吹大家都不要多聽法,跟釋迦佛唱反調。而法師呢?講法也越來越少了。末法時期時間的腳步並沒有變快,而人的愚癡、迷茫,卻發展得很快。所以末法時期以及末法的發展不根據時間,時間都是假相,這是根據人的思想,也就是根據人的一顆心。

眾生的愚癡與佛的智慧距離越大,
佛法在他身上就越不起作用

如果你對佛陀說的法不能認可,佛法在你身上就不起作用,為什麼你不接受佛陀的智慧?因為你的思想和佛陀的智慧存在著很大的距離,佛陀的智慧和覺悟是啟發你,要你往廣大的方面去發展,而凡夫眾生的智慧和覺悟,包含著他本身的迷茫顛倒,是在往小的方面發展。小的就是自私,自私的人必然向小的方面發展,這樣就拉大了距離,距離越大,越不好理解。

遠離大般若的智慧,修行是不可能成就的,
般若智慧的核心就是告訴你:什麼也沒有

我們信佛我們修行,就是為了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理,這只有在大般若的智慧裡你才能徹底明白,因為大般若就是在闡明這個真理。如果一個修行人,他不學習或者遠離大般若的智慧,他的修行是不可能成就的。大般若智慧的核心就是空。《金剛經》講的就是大般若智慧,《金剛經》把一切“有”都掃光了。《金剛經》濃縮起來就是《心經》,《心經》是大般若智慧的核心,《心經》的心就是核心的意思。《心經》告訴你什麼?告訴你什麼也沒有。

世間學問是從“有”去研究,研究到最後仍然是個“有”。
而《金剛經》裡講的卻是“一切有相皆虛妄”

世間上的學問全是從“有”去研究,他們確實發現了“有”,因為物質有形象,眼睛看得見,手摸得到,從“有”裡研究,研究到最後仍然是個“有”。即使科學家發明這種,發明那種也全是有,有風扇,有空調,哪怕小到一只螺絲釘,全是有。而《金剛經》裡講的卻是“一切有相皆虛妄”,告訴你這一切全都是不真實的。可是這種觀點人家接受不了,明明是有,怎麼叫做不真實呢?一個人沒有丟掉自己心愛的東西,沒有和心愛的人生離死別,他就不會體會到人生中存在著失落感,這就叫覺悟有限,智慧有漏洞,這就叫鼠目寸光。
 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52)

傅味琴講於 2006.3.23
(於2006.3.7 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
 
“有”是形相,“沒有”才是實相。
要引導眾生從“有”進入“沒有”
提要:
 ■ 佛陀並不是叫你停留在他四十九年的教法裡,親證“無智亦無得”才真正
  成就了佛陀的智慧
 ■ 有橋也有船,如果你停留在橋上船上,你還沒有彼岸,到了彼岸你才明白,
  彼岸沒有橋也沒有船
 ■ “有”是形相,“沒有”才是實相
 ■ 既然沒有,就無法開口,要開口,就要引導眾生從“有”進入“沒有”
 ■ 宇宙全是空,哪有方向?所以說沒有方向才是真理
 ■ 說沒有東西南北,人們就搞不清楚,只好說個方位,為的是便於你的理解
 

佛陀並不是叫你停留在他四十九年的教法裡,親證“無智亦無得”
才是你真正成就了佛陀的智慧

《心經》裡講“無智亦無得”,這句話怎麼理解?簡單扼要地說,就是你今天得到的智慧也是沒有的。可是世間上人想不通,我本來沒有智慧,今天得到智慧了,怎麼叫沒有呢?你認為“我有這個智慧,我要抓這個智慧,我要在這個智慧裡成就”,你仍然是在“有”裡。如果你今天確實得到的是佛陀的智慧,那你得到的是“沒有”的智慧,你決不會認為有個智慧存在。如果你認為不是沒有,而是有,你還沒有成就佛陀的境界。

佛陀四十九年教法並不是叫你停留在這個教法裡,四十九年教法不過是引導你進入佛之知見的工具,佛之知見最徹底地講就是:什麼也沒有。能海上師在圓寂的時候最後講的就是這句話,“什麼也沒有”,這是大般若智慧的成就。

有橋也有船,如果你停留在橋上船上,你還沒有到彼岸,
到了彼岸你才明白,彼岸沒有橋也沒有船

無論你修什麼樣的法門,無論你修人天乘、出離乘、菩薩乘、乃至於佛乘,你修的法都是一座橋,一艘渡船。橋有沒有?船有沒有?有的,可是你停留在“有”的橋上,“有”的船上,你還沒有到彼岸,你還在路上。只有你過了河,捨掉了船,離開了橋,你才知道在彼岸既沒有橋也沒有船。如果你不肯離開橋不肯離開船,你仍然上不了岸。

“有”是形相,“沒有”才是實相

所以佛陀給予我們的智慧,就是一切都是形相上是有,實質上是沒有,這就是實相,實相在哪裡?就在般若智慧裡。

既然沒有,就無法開口,要開口,
就要引導眾生從“有”進入“沒有”

這些話不過是個導引,我們學的是大般若法流,人們都稱能海上師為大般若初祖,所有的法我們都要圍繞大般若來講。所以這一句:十方一切勝者及菩薩,從實相上講沒有十方,沒有勝者,沒有菩薩,什麼也沒有。什麼也沒有,豈不等於說什麼也用不著開口了,可是你不開口,你怎麼去教育眾生呢?你一開口就得有這些名相啊。雖然要開口,要說有,最重要的是不能停留在有,要引導眾生從有進入沒有。

宇宙全是空,哪有方向?說沒有方向才是真理

宇宙全是空,哪有方向?既然沒有方向,哪來的十個方向?所以你講“十方”就不是真理,只有沒有方向才是真理。要知道方向是從哪裡來?從你的立足點來的。整個宇宙非常廣大,科學家不過是一點一點的去發現,到今天還沒有佛經裡說得詳細。

說沒有東西南北,人們就搞不清楚,
只好說個方位,為的是便於你的理解

佛經裡告訴我們,一個世界有一個太陽,有一個月亮,以須彌山為中心,圍繞須彌山的有東勝身洲,南瞻部洲,西牛賀洲,北俱盧洲四大洲,還有八小洲。我們這個地球就是在南瞻部洲。東勝身洲是東,南洲是南,西牛賀洲是西,北俱盧洲是北,那麼這個東南西北是根據什麼來定方向的呢?你就是去想,你也想不出來,實際上沒有東南西北,可是沒有東南西北,人們就搞不清楚這四大洲到底是怎麼安立的,只好按照人間的習慣定個方位,為的是方便你理解呀。
 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53)

傅味琴講於 2006.3.23
(於2006.3.7 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
 
心淨則土淨,心能包太空,淨土都在你心裡,
離開了心的淨土去找淨土,心外求法是名外道
提要:
 ■ 地球在轉動,一轉動就無法確定方位,上方下方也都會變來變去
 ■ 東方人說:這是東方的太陽,西方人說:這是西方的太陽,地球在運轉,
  人也跟著團團轉
 ■ 如果說有個方位全錯,那你就找不到極樂世界,如果說全對,那麼整個宇宙
  都是極樂世界
 ■ 心淨則土淨,心能包太空,淨土都在你心裡,離開了心的淨土去找淨土,
  心外求法是名外道
 

地球在轉動,一轉動就無法確定方位,
上方下方也都會變來變去

就連我們這個地球究竟有沒有東南西北,我看你也搞不清楚,因為你是從“沒有”去執著一個“有”,比如這兒稱湖北,這是根據湖北在湖南的北方啊。那麼從內蒙古的立場來說,湖北又在南方,那麼到底是北方還是南方啊?

再比如上海在南方,南京在北方,既然在北方,怎麼叫南京呢?應該叫北京啊。(眾笑)難道真有上方下方嗎?你們辦公室裡有一個很小的地球儀,整個球面堆滿了國家,你能說得清哪個國家在上面,哪個國家在下面?假如說中國在地球上面,中國的相對的一面,比如說美國,就成了在地球的下面,美國人可不承認;假如美國是在地球上面,那麼中國人變了在地球下面。那些不懂科學的人聽了要嚇壞了,我住在地球下面不要掉下去嗎?如果你一定要定一個方向稱為上,地球在轉的,既然在轉的,一會你變上面,一會他變上面。還是佛講得清楚,沒有上下,因為一切都在轉動,也就是一切都是無常。

從前抗戰時期,江南這一帶人到了內地重慶這一帶,重慶人稱上海人叫“下江人”,這是根據長江說話的,重慶這片算是長江的上方,上海是長江的下方,所以稱下江人。其實都是人想出來的話。

東方人說:這是東方的太陽,西方人說:這是西方的太陽,
地球在運轉,人也跟著團團轉

那麼人們講的東方南方西方北方是根據什麼定的?根據地球上的人看太陽,太陽升起的地方,給它取個名字叫東方;太陽下去的地方叫西方;你面朝東方,右手方向就是南方;左手方向那就是北方,這是根據太陽。

根據太陽靠得住嗎?又靠不住。據說我們這兒是早晨,美國是晚上,結果我們這兒太陽升起來了,我們朝著太陽說這是東方;美國那兒看太陽下去了,指著太陽說:那是西方,到底這個太陽叫東方太陽還是叫西方太陽?鬧不清了。那麼只好自說自話,中國人就照中國的方位說話,美國人照美國的方位說話,這叫團團轉,為什麼?因為地球本身在轉。

如果說有個方位全錯,那你就找不到極樂世界,
如果說全對,那麼整個宇宙都是極樂世界

你不懂大般若的道理,你死了以後能找到西方極樂世界嗎?如果你以為真的有個西方,你只會團團轉。你照中國人太陽下去的方向說,這是西方,中國人看太陽下去了,美國人看太陽剛剛上來,那麼美國的西方與中國剛好相反。結果麼中國人往生西方往這兒跑,美國人往生西方往那兒跑。要麼全錯,要麼全對。如果說全錯,你就找不到極樂世界,如果說全對,你就對了,為什麼?整個宇宙都是極樂世界,何必找東南西北?所以說西方極樂世界、東方琉璃世界全是假名。

心淨則土淨,心能包太空,淨土都在你心裡,
離開了心的淨土去找淨土,心外求法是名外道

佛早就跟我們講清楚,根本就沒有東南西北,所謂淨土就在你心裡,心淨則土淨。說這個心究竟有多大?佛經裡講:心包太空,也就是說所有的太空全是你心的范圍。這麼一說就更清楚了,不管是極樂世界還是琉璃世界,全在你心裡,離開了心的淨化,你去找淨土,心外求法,是名外道。
 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54)

傅味琴講於 2006.3.23
(於2006.3.7 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
 
佛講有的時候不講空,講空的時候不講有,先講有,
等你覺悟提高了再講空,講空才是真實相
提要:
 ■ 佛講有的時候不講空,講空的時候不講有,先講有,等你覺悟提高了再講空,
  講空才是真實相
 ■ 有相的東西化成了無相,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
 ■ 一切存在的有,實際上是一個運轉,否則瘦人身上的肉到哪裡去了
 ■ 佛在人間度眾生就不得不使用人間的語言,好比啟發小孩,最好舉小孩能懂的
  例子
 

佛講有的時候不講空,講空的時候不講有,先講有,
等你覺悟提高了再講空,講空才是真實相

佛講的多清楚啊,可是這些話佛並沒有一次就講完,佛也沒有把這種觀點都集中在一本經裡講。都在一本經裡講,眾生反而接受不了,他會覺得奇怪,佛剛才講有西方極樂世界,有東方琉璃世界,講到後來東方也沒有,西方也沒有,那叫我咋往生呢?佛只好講有的時候不講空,講空的時候不講有,先給你講有,等到你覺悟提高了再給你講空,講有是給你吃粒糖,像哄小孩那樣讓你高興高興,講空才是實相。

有相的東西化成了無相,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

即使媽媽給小孩吃粒糖,小孩肯定也拿得著這粒糖,是有糖,可最後這粒糖有嗎?事實證明這粒糖是沒有的。如果有這粒糖,小孩把這粒糖吞下去,如果吞到肚子裡還是有,這粒糖化不掉,媽媽要急壞了,趕快送醫院。假如這粒糖只吞了一半,卡在喉嚨裡,那要趕快搶救,否則要憋死的。

怎麼樣才能得到真正實在的利益,或者叫受用?要把“有”的糖變成“沒有”,因為糖在口裡融化了,本來是一顆糖,不管是方的圓的,這是有相。你抓有相的東西是得不到利益的,只能哄哄你高興。只有把有相的東西化掉了,變成無相了,也就是糖融化在口水裡,吞下去了,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。其實到最後連吞下去的糖水也沒有了,因為它作為營養吸收掉了。

一切存在的有,實際上是一個運轉,
否則瘦人身上的肉到哪裡去了

說“營養吸收掉了,也不等於完全沒了。人吃下去飯菜,雖然飯菜沒有了,可是大便還是有呀。”你澆糞到地裡,大便就成了肥料,大便也沒了。說“即使大便沒有,可是青菜吸收了大便的營養,長得很好啊,青菜還是有啊。”人把青菜吃下去,或者青菜自己爛掉了,又變成泥土了,青菜又沒了。說“人吃下去了,變大便,大便還是有啊。”那麼大便變了肥料,肥料又變青菜,青菜再變大便……實際上除了只有一個運轉外,什麼也沒有。就是青菜吃下去長了肉,那麼一個人瘦得來像一個毛竹竿,那麼他的肉到哪裡去了?難道自己吃掉了?所以一切有相皆虛妄,這就是佛的智慧,世間上人是理解不到的。

佛在人間度眾生就不得不使用人間的語言,
好比啟發小孩最好舉小孩能懂的例子

所以這兒講十方不過是我們在溝通思想上、使用語言上一個方便罷了。因為人間有十方,所以如來到人間來度眾生,就不得不使用人間的語言,否則人間不好理解。比如大人要啟發小孩兒,大人盡舉大人的例子,小孩不懂。有時候小孩看見大人的樣子,還可以懂一點。可是小孩處於他那個年齡,即使看到了,有的也不理解。

比如漫畫《父與子》中,兩個孩子吵架了,大家各自回家去跟爸爸告狀,兩個爸爸出來評理,先是吵,後來打起來了。兩個小孩在旁邊看得傻掉了,你們大人怎麼打起來了?再下去,大人越打越起勁,小孩越看越沒勁,小孩又在一起玩了。所以小孩的心裡很純潔,一會兒就沒事了。大人可認真了,有的鄰居吵一架,能夠十年不講話,而兩家的小孩只要幾分鐘就開口了。

還有一幅漫畫,一個小孩臉非常的苦惱,到媽面前來訴苦,第一句:阿麗不跟我好了。第二幅漫畫:我也不跟阿麗好了。第三幅漫畫:阿麗還叫她媽別跟我爸爸好。(眾笑)第四幅漫畫,只看見廚房裡,她媽的高跟鞋“噼”就朝她爸爸飛過去,爸爸嚇得逃,孩子傻呆呆的:你們干啥呀?不好理解。所以你要啟發小孩,最好舉小孩能懂的例子。
 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55)

傅味琴講於 2006.3.23
(於2006.3.7 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
 
釋迦佛成佛時,鋪的是吉祥草,法空稱寶,
要以法空為座,才是成佛的金剛寶座
提要:
 ■ 光是明白道理了,還是跟佛不一樣,要親自證到佛的境界,才能跟佛一樣
 ■ 佛的境界就是徹底空,你空不了,所以跟佛不一樣,你知道要放下,可你
  放不下,你仍然是個凡夫
 ■ 太陽會爆炸,地球會毀掉,你抓的有也靠不住
 ■ 不懂空,不修空,你想求福也求不到,福報不是從有來,是從空來
 ■ 修空成就稱慧眼,能了生死能證果;修菩薩法是在性空上緣起一切法,
  首先要空掉一個“我”
 

光是明白道理了,還是跟佛不一樣,
要親自證到佛的境界,才能跟佛一樣

同樣道理,佛是大人,咱們是小孩,佛跟咱們講道理,當然也得舉娑婆世界人間的例子,那樣我們才好懂啊。你懂得佛的意思,能夠接受佛講的道理,信仰佛,從這些道理中覺悟過來,改變自己,棄惡從善。可是你還是跟佛不一樣,因為你光是道理明白了,你還沒有親證啊,那你就要親自證到佛的境界,才跟佛一樣。

佛的境界就是徹底空,你空不了,所以跟佛不一樣,
你知道要放下,可你放不下,你仍然是個凡夫

說句簡單的話,佛的境界就是徹底的空。你知道要空,可是你空不了,所以跟佛不一樣,只能稱為佛弟子,你還正在學佛啊。那麼你問佛:怎麼樣才能空?佛告訴你:要放下。你知道要放下,可你仍然放不下。那麼佛又告訴你:你應該要覺悟到一切都是假相,靠不住的。你假如心裡起矛盾鬧斗爭了:這是佛的觀點,我有我的觀點。就算是假相吧,只要有相就是好。就算年輕的小伙子將來要變老頭子,可是現在仍然是小伙子呀;即使胖女人,看到裡邊去實是人皮包的豬油,可是白白胖胖還是蠻好看的呢;即使發財的老板,很多都是痛苦無比,離婚的離婚,跳樓的跳樓,這是他們呀,如果我回去做生意,也許我發了財,能夠晝吉祥夜吉祥呢。那你就什麼都沒空掉,仍是一個道道地地的凡夫。

太陽會爆炸,地球會毀掉,你抓的有也靠不住

前面講十方皆空,既然十方皆空,何來東南西北?太陽是火球,總有一天要爆炸,要毀滅,太陽都靠不住,你能以太陽為標准嗎?地球將來要粉碎,地球也靠不住,你能以地球為標准嗎?什麼都靠不住,你抓的有也是靠不住。

不懂空,不修空,你想求福也求不到,
福報不是從有來,是從空來

佛跟我們講了人天乘、出離乘、菩薩乘,乃至最後圓滿佛道的佛乘,在《菩提道次第》裡,就包括了佛講的所有法的要領:下士法是人天乘,中士法是出離乘,上士法菩薩乘,最後還有一個佛乘。

修下士法的人如果不懂得空,不肯修空,你求福也求不到,福報不是從有來,是從空來。一個人福報怎麼會增大?因為他喜歡布施供養,喜歡培福。布施供養就是把自己有的東西給人家。本來自己有,給了人家,你自己空掉了,因為你能夠修空,所以福氣增長。

修空成就稱慧眼,能了生死能證果;修菩薩法是在性空上
緣起一切法,首先要空掉一個“我”

出離道呢?是要了生死證阿羅漢果。阿羅漢有慧眼。因為阿羅漢修空成就,所以稱慧眼,“眼”就是看問題的觀點。佛的智慧就是佛的觀點,是徹底空。如果你能夠把空的基礎修好,你再發菩提心,修菩薩法,那就是菩薩,因為你懂得一切性空,然後再緣起。如果修菩薩法的人不修性空,你這個緣起是假的,那變成“你的就是我的,我的不是你的。”這樣的人叫菩薩嗎?修菩薩法的人首先要空掉一個“我”啊,“我”都要空掉,我所還空不掉?
 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56)

傅味琴講於 2006.3.23
(於2006.3.7 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
 
整天抓有就空不了,放不下世俗的一切追求,
就悟不到“如夢幻泡影”
提要:
 ■ 釋迦佛成佛時,鋪的是吉祥草,法空稱寶,要以法空為座,才是成佛的
  金剛寶座
 ■ 金剛最鋒利、最堅固,般若智慧能破一切,不被一切所敗
 ■ 虛空最堅固,炮也轟不壞;虛空最永恆,一萬年後仍然是這樣。破除煩惱的
  力量,就看你空得了空不了
 ■ 整天抓有就空不了,放不下世俗上的一切追求,就悟不到“如夢幻泡影”
 ■ 無論你去哪個淨土,都離不開佛陀般若智慧的宇宙真理
 

釋迦佛成佛時,鋪的是吉祥草,法空稱寶,
要以法空為座,才是成佛的金剛寶座

成佛呢?成佛是坐金剛寶座,你們別以為佛像要莊嚴一點,寶座也要莊嚴一點,用種種寶貝:翡翠瑪瑙金銀裝飾起來。其實佛經裡的七寶金銀、翡翠、瑪瑙、珊瑚全是比喻呀。當年釋迦佛在菩提樹下成佛,難道真的坐在寶座上嗎?鋪的全是吉祥草呀。所謂金剛寶座,什麼稱寶?法空稱寶,要以法空為座,這才是金剛寶座。金剛就是成佛的意思,成佛必須要以法空為座,以法空為座你才能夠登上金剛寶座。

金剛最鋒利、最堅固,
般若智慧能破一切,不被一切所敗

金剛最鋒利,最堅固,佛的智慧就是金剛智。這種智慧極其鋒利、極其堅固,能敗一切,不被一切所敗。文殊菩薩就稱金剛上師,因為文殊菩薩具足金剛智慧,能破一切煩惱而不被一切煩惱所敗。這種智慧到底是什麼?就是空,因為空能夠敗所有的形相,空絕不會被所有形相所敗,一棵樹再怎麼樣大,最後還是會枯死,倒下來,再過幾十年都變成粉末了。為什麼會變?因為空的關系。樹的纖維跟纖維中間有空隙,宇宙的風就會從空隙裡進去,慢慢慢慢就把它拉開了,最後全成粉末。

虛空最堅固,炮也轟不壞;虛空最永恆,一萬年後仍然是這樣。
破除煩惱的力量,就看你空得了空不了

我們學《文殊法》就是學的金剛智慧,所謂金剛就是最鋒利最堅固,最鋒利最堅固的就是空。虛空最堅固,子彈打不穿,炮轟不壞;虛空是永恆的,絕不會壞,一萬年以前是這樣,一萬年以後仍然這樣;虛空非常鋒利,無論什麼東西在空裡邊,空都會把它分散開。所以破除煩惱最厲害最鋒利的力量,就是空,就看你空得了空不了。

整天抓有就空不了,放不下世俗上的一切
追求,就悟不到“如夢幻泡影”

你整天的想抓一個有,你是空不了的。修行人的進步對佛法的理解,能把佛法修得起來,要從哪兒看:就看你放得下放不下,放下是放下人世俗上一切的追求。人世間一切的追求都是你努力來的,這種努力就叫造作,造作就是有所作、有所為,看你空得了空不了。《金剛經》最後四句話:“一切有為法”,你追求的都是有為法。即使你想得再好,也沒有用,為什麼?“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”,一會就變掉了。“應作如是觀”,這就是我們應該修的觀念。

無論你去哪個淨土,
都離不開佛陀般若智慧的宇宙真理

今天講的道理,是遍滿十方,遍滿虛空,無論你到哪個世界,無論哪個淨土,見到哪尊佛,都離不開今天講的道理。今天就講到這兒。
 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57)

傅味琴講於 2006.3.29
(於2006.3.7 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
 
善知識稱“勝者”,
因為他的善心和智慧能勝過一切
提要:
 ■ 十方包括一切,善知識稱“勝者”,因為他的善心和智慧能勝過一切
 ■ 由於人世間的復雜和煩惱的增長,種種新的不好的情況也出現了,影響
  也就大了
 ■ 修行人如果心腸谄曲,一輩子不得成就,為了名利干壞事,下地獄更快
 ■ 谄曲的人都有兩個面具,要換就換,人稱假面具
 ■ 恭敬、贊歎、謙虛使人感到他的誠意,如果能一直這樣,就不會成為使人
  上當的手段
 ■ 開始什麼都聽你的,慢慢地要你什麼都聽他的,等你發覺了,你已經被套住了
 

十方包括一切,善知識稱“勝者”,
因為他的善心和智慧能勝過一切

“十方一切勝者及菩薩,枯煩惱海熾燃智慧焰”。上次我們講了“十方”,“一切”就包括十方所有的。“勝”就是殊勝,“勝者”,人間極其殊勝的人,“殊”,他有特別之處,勝,能勝過他人。好比有些對社會、對人類有極大貢獻的人,而被評為模范、先進工作者。我們在佛的教育下,佛弟子對眾生、對佛的教育事業有極大的貢獻,取得了一般人做不到的成績,這就叫勝者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善知識。善知識才稱勝者,因為他有一顆善心,有極大的智慧,所以他才能勝過一切。

由於人世間的復雜和煩惱的增長,
種種新的不好的情況也出現了,影響也就大了

人世間的知識很多,知就是知道,識就是認識。你所知道的,你所認識到的,各種各樣都有:有清淨的有不清淨的,有覺悟的有煩惱的,有善的有惡的,有正的有邪的。由於社會的復雜,人世間煩惱的增長,還會新出現各種各樣不好的情況:從前不明顯的,現在也明顯了;從前影響不大的,現在也影響大了;從前做那種壞事的人比較少,現在比較多了。

修行人如果心腸谄曲,一輩子不得成就,
為了名利干壞事,下地獄更快

我們只舉一個例子,就是心腸歪曲,也叫谄曲,這是佛最反對的。佛講過,修行人如果心腸谄曲,一輩子不得成就。這是對修行人說的,說明佛在世時佛門裡也有這種人,何況末法時期呢?這種心腸谄曲的人現在是越來越多了。結果就使人家上當吃虧,使人家苦惱,使很多善知識退心,對他本人呢?非但修行沒好處,反而敗壞了自己的成就。可是即使在修行上沒好處他也干,因為在名利上他有好處啊。你在佛門裡干這種事情,下地獄會更快。

谄曲的人都有兩個面具,要換就換,人稱假面具

這種情況,社會上就叫兩面派。這兩個面孔就像面具一樣,一會兒套上這個面具,一會兒又換了那個面具,要換就換,快得很,所以人們又稱這種人是假面具。可是這種話全在上當以後說出來的,開頭的時候,人們總是受蒙蔽。

恭敬、贊歎、謙虛使人感到他的誠意,如果能一直這樣,
就不會成為使人上當的手段

利用人的人,如果開頭他不顯得很有誠意的話,別人也不會上他的當,可這只是一個表面誠意,或者說一段時間的誠意,或者說這種誠意只是一種手段,總之開頭他會對你恭敬、贊歎、謙虛,什麼好聽的話都會說出來,也不怕說得過份。你認為這個人挺誠心啊,那時當然是合得來了。如果能一直這樣下去,那也不叫上當。

開始他什麼都聽你的,慢慢地要你什麼都聽他的,
等你發覺了,你已經被套住了

可是等到你被他套住了,他可以更大程度利用你了,他就要發展自己的目的,要得到利用你的價值,他的第二步第三步,就一步步來了。最開始他是什麼都聽你的,慢慢地要你什麼都聽他的,你不聽他的,他就用各種方法,迫使你必須要聽他的,假如你堅持原則,最後就合不來了。為什麼有些修行人總是變化太多,開頭挺好,慢慢就變了,我看就是與這些人兩面派、心腸谄曲有關系吧。
 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58)

傅味琴講於 2006.3.29
(於2006.3.7 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
 
有人把培養人才的地方當旅館,
因為他根本沒有培養人才的思想
提要:
 ■ 十方包括一切,善知識稱“勝者”,因為他的善心和智慧能勝過一切
 ■ 由於人世間的復雜和煩惱的增長,種種新的不好的情況也出現了,影響
  也就大了
 ■ 修行人如果心腸谄曲,一輩子不得成就,為了名利干壞事,下地獄更快
 ■ 谄曲的人都有兩個面具,要換就換,人稱假面具
 ■ 恭敬、贊歎、謙虛使人感到他的誠意,如果能一直這樣,就不會成為使人
  上當的手段
 ■ 開始什麼都聽你的,慢慢地要你什麼都聽他的,等你發覺了,你已經被套住了
 

毀謗你、打擊你、排擠你,目的是
為了奪取你成功的果實

一等到發生矛盾了,這些兩面派的人真實面目就暴露了,為了達到目的,他各種手段都有會用上去,無非是說假話、誹謗你、打擊你,最後排擠你、奪取你成功的果實。像這樣的人,連修行人都稱不上,那還談得上什麼成就?

修行人最犯忌的就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,
這些人膽大,就因為抓他坐牢還得給他飯吃

修行人最犯忌的就是當面一套,背後一套,說話不算數。古人還說“一言既出,驷馬難追。”你說定的話,怎麼好隨便改變呢?要改變也要取得對方同意啊。雙方說定的話,對方都隨便改變了,你會怎麼想呢?

1985年我受聘到內蒙古呼和浩特以及包頭講學。那時候我在辦公室就聽到一句話:現在是信用危機啊。意思是大家都不講信用,說話都不算數。可見那個時候這種現象已經很普遍了,後來就用簽合同、定協議的辦法,再不行就是打官司。可是法律上也不能因為他沒錢還就治他罪,所以現在經濟糾紛多得不得了,即使抓他坐牢,你還得給他吃飯。如果佛門裡人也說話不算數,那還有什麼希望?

說話打妄語,已經是根本戒的罪,
加上以身謗法,罪上加罪,最後連佛都救不了

假如佛門裡人說話不算數,別的宗教的信徒倒是說話算數,那麼肯定人都去他們那邊了。群眾都有眼睛的,你是佛門裡的人,你做得這麼壞,他也不想進佛門了,你這就是以身謗法的罪。所以這已不是個人跟個人之間的問題,你既然是佛弟子,就要做出佛弟子的榜樣來,做出壞榜樣,就是以身謗法。至於你說話打妄語,已經是犯根本戒的罪,已經夠嚴重了,再加上以身謗法,真是罪上加罪。可是干這種事情的人,他不是這麼想的,他覺得沒這麼嚴重,這是普普通通的事情。這種人到最後,連佛都救不了他。

很多人連寫了保證書也不算數,
不僅使我老師失望歎氣,怕釋迦佛也會歎氣

再說我學生裡有不少人,連寫保證書都不算數的。他願意遵守時就遵守,不願意遵守時就不遵守,好像他是掌握自己因果的神,一切因果都憑他說的。不僅僅我老師要歎氣,我看釋迦佛也要歎氣啊,都這樣佛教就完了。

你們同學一聽到我唉聲歎氣,就來關心我,什麼事?我只好說,我不是歎氣,我是透氣。我對我的學生寄托多大的希望啊,可是很多都使我失望,總要讓我吐吐胸中的悶氣透透氣啊。

有人把培養人才的地方當旅館,
因為她根本沒有培養人才的思想

從前在福鼎辦女眾專修班的時候,來報到的人很多,我們工作做得非常細致,首先讓她在客堂裡住三天,給她講這兒的規章制度,要她先了解清楚,再進行考試。你自己願意學幾年就填幾年。怕她意志不堅定,以後要變卦,所以讓她先考慮好,再簽個保證書,但有什麼用呢?在家出家都是一個樣,當初半途跑了五十幾個,只留下來十四個。所以你們發展到今天,是從十四個人發展起來的。問她:“你當初不是寫了保證書?”她說:“現在是現在。”還有人提意見,“你們何必這樣呢?應該隨時都可以來,隨時都可以走。”我只好朝他笑笑,“咱們不是開旅館呀。”講這話的人根本沒有培養人才的思想,咱們可是誠心誠意想把人才培養出來。

昨天來了位法師,據他講,一般修行,從學法到將來有成就,總得要二、三十年。就說培養出家同學當法師,在家同學當老師,會說法講課,那總要十年吧,沒有耐心也得學五年,至少也要學三年吧。
 
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
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59)

傅味琴講於 2006.3.29
(於2006.3.7 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)
 
你求法,我求人,求法的人不安心,
我求人也就求不到了
提要:
 ■ 你求法,我求人,求法的人不安心,我求人也就求不到了
 ■ 我們這樣寬容,還有人不講人格,發脾氣,修行人的修養也太低了
 ■ 想回來又不敢回來,說自己不行了,已經自由散漫慣了
 ■ 你是修行的才,世俗上就沒你的運,護法都不要你了,或許你會發財
 

你求法,我求人,求法的人不安心,
我求人也就求不到了

那位法師講,要培養修行人就得經常講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。他從前學法的地方,去學的人都抱著一個目的,只想拿最高的法。即使得到了法,時間長了,也都不安心了。

他參觀了我們的課堂,說“你們這樣的條件,比我從前學法的地方好萬倍了。”那邊聽法全是盤腿坐,屋頂也沒有,下雨就淋雨,不准撐傘,也不准戴帽子。出家人不能戴帽子,這是戒律上規定的。要聽法只好淋雨,聽完法站起來,衣服可以絞出水來,還得自己煮飯吃。你是來求法的呀,你不願吃這個苦,你就走,哪會像這裡這樣遷就你?

我們這兒呢?你們來求法,我求人。所以有人就動歪腦筋,既然老師求人,也必然會來求我,一不高興我就走,讓你求也求不到。

我們這樣寬容,還有人不講人格,
發脾氣,素質也太低了

從前在福鼎辦女眾專修班時,有個同學突然要走,辦公室跟她說:“等通過一下苑長後,就給你辦離校手續。”她因為要走了,什麼脾氣都來了,說:“我等不及,如果你不給我馬上辦,我到廚房裡拿把刀來自殺。”我們一聽,嚇壞了。老師同學也不敢去挽留她,就怕她對誰都會起瞋恨心。

以人格保證寫的保證書也沒有用,他可以回答你,“我不講人格。”跟他好話說盡也沒有用,算了算了,所以後來就都不用寫保證書了,沒有辦法呀。有些人佛都度不了,我這個老師對他有啥辦法。

水往低處流,人往高處走。你是修行人,說話要算數,你打算小住幾天你就說“我來小住。”哪怕你住一天也可以。你是正式學員,就得學滿學期,常住就得常住。我們這樣寬宏,有的人不講人格,發脾氣,素質也太低了。

想回來又不敢回來,
說自己不行了,已經自由散漫慣了

其實那些說話不算數的人,將來的果報我們也不說,舉幾個現在能看得見的果報。出去的時候理由十足,例如有借了受戒的理由,出去就不回來了。在外面待了一段時間,比較下來還是佛學苑好,稱我們這兒是一片淨土,就打電話來,“我想回來,你還要不要我啊?”我說了一句風趣話:“你回來就要,你不回來就不要。”後來果然回來了,住一個時期,又跑了。今天冬天又來電話向同學們問好,說:“我真想回來。”我們說,“那麼你就回來吧。”“現在不行了,我已經自由散漫慣了,我回來跟不上了。”其他離開的人也是想回來,如果這些人出去了以後,真的是稱心如意,還會想回來嗎?

你是修行的才,世俗上就沒你的運,
護法都不要你了,或許你會發財

我也曾接到一個電話,也是半路裡跑掉的人打來的。我在電話裡跟他說,“如果護法看中你,認為你是個學法的人才,你在世俗裡決定要倒霉,你不倒霉,你會回來嗎?如果護法都不要你了,或許你會發財的。”
 

 

 

上一篇:傅味琴居士:出家是悲愍眾生求解脫,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(40~49)
下一篇:


即以此功德,莊嚴佛淨土。上報四重恩,下救三道苦。惟願見聞者,悉發菩提心。在世富貴全,往生極樂國。

台灣學佛網 (2004-201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