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是最偉大的終結者
什麼叫「時間」?
第一:時間是因物而有,因物而產生的幻象。
如果你把時間想象成單獨存在的一個東西,那第一個你已經錯誤了。《中論》有句話:「因物而有時」,意思是說,因為物理的變化、物質的變化,才產生了時間的幻象,如果沒有物,就沒有顯出時間。
譬如說,地球自轉一圈,我們說是一天;地球繞太陽繞一圈的時候,我們叫一年;地球這麼自轉一圈的時候,產生了世界你白天、我黑夜,我黑夜、你白天,南半球、北半球不一樣;這就是地球本身的一種動而給我們的幻象。一個白天、一個黑夜,我們說是廿四小時;印度人叫晝夜二六時:初日分、中日分、後日分、初夜分、中夜分、後夜分;科技上把它分成廿四小時,每一小時六十分鐘,一分鐘六十秒;這都是我們人為的一種刻畫。
第二:時間是隨心情變化而產生的幻象。
時間跟心有絕對關系。假如說你跟很好的朋友在一起,心情很愉快,談天談整個晚上,感覺怎麼一下子就天亮了;如果你是跟一個不喜歡的人在一起,那真是度日如年。所以時間跟我們的心有關系,心情愉快不愉快,時間就有長短的感覺差別。
所以我們要了解,時間不是單獨存在的一個什麼,時間是一個幻象。地球一轉的時候,產生了白天黑夜,給我們感覺說一天過去了。我們好象把時間畫成一個個格子,從這個格子跳到這個格子。其實那是一種物理的現象所產生的一種假象。
這個地方講到「時間是最偉大的終結者」,也就是存在的一切順境、逆境,這一切一切終歸是無常;得意不要忘形,失意也不可忘形,得意、失意也是暫時的一個現象,最重要是要做下去,而且要做對,這才最重要。
有的人很忿忿不平,說有些人作奸犯科作壞事,但他榮華富貴的;有些人孜孜行善,卻一輩子倒楣;你就告訴他,經過一段時問以後,再看他的下場,因為「時間是最偉大的終結者」,你看看作壞事的人最後的下場如何?
所以時間是最偉大的終結者,也表示我們每一個人要有耐性。
我們學佛的人常常講:要隨緣;什麼叫「隨緣」?就是把握機緣,創造因緣,然後等待機緣。
譬如說,這裡沒有花園,我希望有一個花園,我就等別人送我一塊花園嗎?不是這樣子的。我去賺錢,我去買一塊地,但是整塊都是草,我把它弄干淨,種一些花,這是創造機緣。你不能說我等小鳥去吃一些種子,來這邊播種,不是這樣子的。自己要創造機緣。然後花種下去了,要有時間的耐性來培養;春天它不開花,也許等到秋天它開花了,要有耐性去等待。
這就是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一個原則——耐性很重要。用時間來增長我們的智慧,用時間來培養我們的體力,用時間來充實我們的知識,培養我們的耐性。可是我們一般人不把時間當一回事,很大方的耗掉很多時間,耗掉寶貴的生命。
時間是不能夠累積的,今天過了就過了,沒有辦法把它挽回,唯一的方法就是把它轉化、轉換。比如我今天讀了一兩個小時的書,這個時間就轉換成我的知識、慧命,變成我生命中的一個資糧,這個時間就被你保留了。
我們信佛學佛的人感受到生命的無常、寶貴,不要把時間耗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,隨時都要去學習新的知識、新的技能,讓生命充實。(98.6.28佛學講座-85於士林公民會館)